一村一品 看禄口乡村振兴“百花齐放”

阅读: 24 发表于 2024-08-03 19:46

 

金秋十月,行走在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集镇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街巷干净整洁、热闹繁荣;乡间里农家小院山水环抱,稻浪翻涌,其乐融融……

近年来,禄口街道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保持乡村味道,突出一村一品一特色,深入发掘乡村本土文化底蕴,展现村庄独特魅力,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今,在禄口,“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实现。

通讯员 徐建华 周钰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端木

通讯员供图

“小民宿”成了“金饭碗”

禄口街道辖区的石埝村,紧邻禄口国际机场,到航站楼不足10分钟车程。2017年,石埝村成立民宿协会和民宿协会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和协会的调节功能,扶持帮助村民盘活闲置房产发展住宿经济,逐步把“小民宿”做成“大产业”。目前,全村共有民宿经营户168家,带动餐饮零售店铺300多个,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饭碗”、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民宿产业给村民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石埝村书记张小宝算了一笔账,以前村里很多老人生活水平不高,现在把闲置的楼房出租出去开民宿,年租金在8万—10万元,加上社区发的老人钱,以及田亩租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不说,家庭也更加和睦了。而即便是在疫情的不利情况下,石埝民宿依然保持了日均千人左右的入住规模,年营业额不下4000万元。此外,依托民宿产业,石埝村还大力推进集田园观光、农耕实践、民俗体验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为实现强村富民目标增添新的动能和后劲。

打造“王羲之”文化品牌,讲好曹村故事

禄口街道曹村可谓大有来头。据了解,曹村古镇兴于南宋、盛于明初,至今已延续900多年;而位于曹村辖区内的山阴村,建村历史则更加悠久。史料记载,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之子王徽之弃官归隐后携家眷世居于此,逐渐形成了崇文守礼、孝敬和睦、敦厚亲善的良好家风,“书圣”文化一脉相承至今,“山阴”这一村名便是出自《兰亭序》。在2021年底,王羲之宗族后裔的故事正式纳入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曹村村党委书记周向阳介绍,曹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非遗民俗活动众多,这10年里,文化兴村带动乡村振兴工作卓有成效:优秀传统文化延续良好、村民精神文明建设稳步进展、社区凝聚力迅速增加。特别是近几年,依靠非遗文化,独具辨识度的曹村不断吸引安徽等周边城市游客特意前来参观当地王氏宗祠、永和书院等,逐步孵化出本地农家乐、民宿、文化产业、农产品项目配套等产业,预计年均产生经济效益目标约500万元。

目前,曹村正按计划打造曹村老街、王家渡码头游船等体验项目,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革命老区的红色“蝶变”

桑园村位于禄口街道西南角,属横山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新四军先遣支队抗战指挥部就设在桑园村内的后业村。1940年,日伪顽敌煽动制造了横山事变,新四军第三团10多名战士惨遭敌人杀害。为纪念在横山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战士,2009年当地政府在桑园村章山东麓建立横山烈士纪念碑,并以此为依托,2019年建成开放横山新四军革命纪念馆。

近几年,桑园结合横山烈士纪念碑、横山革命纪念展红色文化资源以“忆红心”(寻找红色记忆)、“守初心”(为村民办实事)、“聚民心”(四季党建活动)、“凝乡心”(红心凝议事会)、“树公心”(培育志愿体系)等五大模块服务,打造了“五星聚耀,桑园正红”特色红色文化品牌。桑园村党委书记陈文介绍,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活化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山水资源和人文环境,打造了“休闲农业+旅游、观光、体验”特色田园乡村综合体,并按照“四清一治一改”和“人居环境提升”综合整治要求,村子变景区、荒地变公园、农事变体验、农房变客房。产业兴、钱袋鼓、日子美,昔日的革命老区正焕发无限生机。

放眼禄口,乡村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一村一品、处处是景的靓丽景象不断呈现,群众也尽享着幸福红火的好日子,一幅乡村振兴“百花齐放”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热点推荐

最新发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