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16 发表于 2024-08-19 12:40
跨越古今 民乐魅力不减
从民间乐人演奏十番锣鼓的历史来看,十番锣鼓至少在十六世纪已在我国南方流传。如道士伍峻峰(1874年)从师于马秀泉(1835年左右);农民鼓乐团体“雅集”,曾在乾隆壬子(1792年)龙潭庵重修完毕时,在庵中戏台上演奏过此乐等。
新桥十番锣鼓始于清光绪年间,以打击乐为主,形成锣鼓与丝竹合奏的演出形式,又称新桥十番鼓、新桥十番、新桥十欢等。以锣鼓段、锣鼓牌子与丝竹乐段交替或重叠进行,是新桥十番锣鼓的主要特点,演奏形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象征着喜庆欢祥。
常山县芳村镇横山路村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礼乐盛行,民风淳朴,新桥十番锣鼓就起源于这里。
今年78岁的王良勇是新桥十番锣鼓的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他常跟在爷爷王文辉身旁学习汉字、乐谱、乐器。偶尔听闻爷爷讲起酷爱音乐的曾祖父王人俊的故事,小小的他心中总会对音乐产生无限幻想。
王人俊(1863—1921)家境富裕,崇尚礼乐,其父当时在杭州做木材生意,曾高薪从杭州聘请了一位很有名望的音师,以及常山象湖村擅长婺剧的一名乐师来家传艺,长达五年时间。经老师精心指导,再加上本人的努力钻研,王人俊在音乐方面大有长进,尤其精通十番锣鼓演奏。
同时,王人俊充分把当地优秀的婺剧与之融会贯通一起,对十番锣鼓加以改进提升,后又吸纳子孙和地方上的音乐爱好者,成立新桥十番锣鼓艺术团,逐渐形成了常山县特有的新桥十番锣鼓民乐。
如今的新桥十番锣鼓乐队一般由十几人组成,多时有数十人,所用乐器少则10余件,多则30余件。
时代更迭 仍是心中最动听的乐章
新桥十番锣鼓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王良勇也已满头华发。受其家族影响,他自幼对古音乐如痴如醉,尤其对祖上传下来的新桥十番锣鼓情有独钟,吹、拉、弹、唱样样皆通。
走进芳村镇横山路村王良勇的家中,堂屋里挂着一块“浙江省农民文化示范户”的牌匾。老来清闲,他最喜欢的就是自己在家拉拉二胡、练练字。
小时候,王良勇一家以务农为生,白天帮着父母在田地里干农活,太阳落山后回到家中,他最喜欢抱起爷爷的那把二胡边拉边唱。14岁时,他就能和村里的乐队一起表演十番锣鼓了。
“音乐七分靠学习,三分靠悟性,没有专业老师教,自己多摸索也能缓慢进步。”在时代洪流中前行的王良勇,不求在音乐上能有多深的造诣,但希望把祖先留下的东西传承下去,且自己有所进益。
村里有十多个喜欢音乐、能唱能弹的人,常常聚在一起交流学习。“十番锣鼓是每次必不可少、且最有激情的一个节目,一曲演奏下来要十几分钟。”王良勇回忆,不会弹唱的村民则坐在一旁欣赏。“一听到锣鼓声大家就觉得心潮澎湃,比吃美食还快乐!”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们村还成立了剧团,常常到外地去演出,甚至还演到了杭州去。”王良勇自豪地说。以王良勇为代表的新桥十番锣鼓表演队,时常为群众举办红白喜事时上门演出,还多次参加县、乡、村级文艺演出并获奖。一时兴起,他走进里屋,拿出曲谱和二胡,便演唱起了十番锣鼓中的经典桥段。
如今的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但在这片土地上,以王良勇为代表的这些老农民艺术家丢不下他们手中的乐器,闲来拉拉琴唱唱曲儿依然是他们空闲时主要的娱乐方式,是他们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乐趣。
农民抱团 为文化的传承出一份力
“等我们这些老一辈的农民乐队成员都去世了,还有谁记得先辈留下的乐谱,还有谁能来演绎着这独特的音乐呢?”捧着那本曾祖父留下的老旧乐谱,王良勇常常陷入沉思。村里的年轻人愿意学新桥十番锣鼓的越来越稀少,那响彻村庄的锣鼓声似乎再也不复从前激奋人心的画面。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良勇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请和保护机制,他决心要通过这种机制将新桥十番锣鼓的乐章保留下来。
2008年的一天,王良勇拿出曾祖父留下的那本乐谱,召集了几个乐友一起练习。由于十番锣鼓的曲谱是以工尺谱记录的,工尺谱在古代流传甚广,现在一般已改用简谱或五线谱。这给他们的排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经人介绍,王良勇找到了爱好音乐的退休老师姜水根。农民出身的姜水根,对于找上门的这些“农民兄弟”打心眼里感到亲切,“传承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我很乐意和他们一起干。”
姜水根不懂工尺谱,就让王良勇看着曲谱唱出来,用锣鼓打出乐谱的声音来,再用简谱记录下后,唱给王良勇听。经过多次的反复对照、修改,终于有了现在能被大家认识和传唱的十番锣鼓简谱。经过排练,这个十几人组成的农民乐团终于能将新桥十番锣鼓熟练地演唱出来。
2009年,新桥十番锣鼓被列入常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6月,常山新桥十番锣鼓与余姚十番等一起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存比较流行的新桥十番锣鼓曲目有《划龙船》《小桃红》《万家欢》《喜遇元宵》等。在姜水根家中,一间屋子里摆满了锣鼓、喇叭、二胡等各种乐器,他们有空就在一起排练。农民们唱跳起来,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也用自己的文化节目丰富了其他群众的生活。
今年9月,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组还将新桥十番锣鼓录制到一期农民丰收节的节目中。
“导演说我们是真正的农民艺术家,这让大家都感到很自豪。”姜水根说,这些演奏者最大的80多岁,除了两位退休老师,其他都是农民,能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并且上台演出,为文化的传承出一份力,就是他们努力的价值所在,“希望今后有更多年轻人对新桥十番锣鼓的演奏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