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式公祭微信点歌纸钱换鲜花 绿色祭扫文明祭祀新风拂清明

阅读: 11 发表于 2024-09-13 11:52

 

  昨天是清明节假期第一天,来自重庆市民政局清明节工作办公室消息,昨天主城区殡葬服务单位接待祭扫52.1万余人,疏导机动车辆约8.1万台次;全市殡葬服务单位共接待祭扫群众约102.9万人。记者走访主城多个祭扫点发现,相比焚香烧纸、烟花爆竹等传统祭祀方式,鲜花、寄语卡、诗词祭扫、汉服祭祀等文明祭扫风正在逐渐替代,到底今年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石桥铺殡仪馆 志愿者倡导文明祭祀

  13名来自重庆师范大学历史爱好者协会的大学生志愿者身着汉服,进行汉式公祭表演,用古人祭祀习俗寄托对故去亲人的哀思。

  上午10点,大学生志愿者们身着汉服,洗手后肃容缓步进入石桥埔殡仪馆,摆上香案,插香鞠躬,然后诵读祭文。开幕式后,13名男女身着汉服进行汉式公祭演示,其中一名男子扮演赞者(司仪),3名男子分别扮演初献官、亚献官、终献官,一名男子扮演侍者,剩下人员全部扮演参祭人员。

  据本次活动的相关负责人唐春林表示,他们想用这种既环保又庄重、古典的方式倡导大家文明祭祀,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了此次表演,他们进行了4天的排练。

  九龙陵园 微信点歌寄哀思

  “往年我们是一直烧香烛纸钱,每次烧完都是一身烟灰味,今年听说有鲜花祭祀,我们就打算买一捧菊花来祭祀父母亲。”45岁的张女士昨天带着丈夫、儿子前去祭祀她父亲,她告诉记者,以往扫墓都会购买烟花爆竹、纸钱,今年改用新的祭扫方式,即用鲜花替代纸钱,觉得文明祭祀后空气好了。

  据了解,今年九龙陵园还推出了微信点歌寄哀思服务,“市民只要扫一扫,在网页上写明墓位编号、歌曲或想说的话,陵园内的广播便会播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新颖环保方式得到了市民的认可,一上午就有数十名市民主动咨询。

  青龙山陵园 免费安葬44名逝者

  昨天上午,青龙山陵园,在身着黑衣、手举黑伞的工作人员陪同下,44位逝者亲人将裹着白布的骨灰盒一步步捧至山顶的生态葬,进行免费安葬。上午11点,逝者家属在墓前手捧鲜花,向亲人鞠躬,作最后的告别,不少家属的脸上还挂着泪痕。

  “今天安葬的,是我丈夫的哥哥。他是20年前患心肌梗塞去世的,因为没有后人,家又远在湖北,所以这20年来骨灰一直寄存在殡仪馆。”一位手捧鲜花的阿姨说,得知这里可以免费安葬,后期也不收管理费,于是通知了他的亲人,经同意后当天送他来此安葬,也算是入土为安了,以后每年的清明,亲人们会来这里祭扫。

  文明祭扫意识在提高 节地生态葬正成趋势

  “清明祭祀,现在年轻人大多选择买鲜花,而老人还是习惯买点纸钱香烛。”对于市民的文明祭扫意识,石桥铺殡仪馆党支部书记杨艳梅感触很深,“我们每年都会提供‘纸钱换鲜花’服务,从几年前整个清明期间只换几百枝,到去年每天换近2000枝,明显感觉到大家文明祭扫意识逐步提高。”

  除了引导宣传外,石桥铺殡仪馆还采取了一定的“强制措施”。如2015年7月开始弃用传统灵堂,全部改用鲜花灵堂,替代了传统烧香烛纸钱。“起初还有市民不习惯,我们就划出了一部分露天祭祀区供市民焚烧纸钱香烛,但除了春节、清明等这两个固定节假日外,其余时间段很难看见有市民选择露天焚烧纸钱香烛,而电子烛正在逐渐替代明烛。”杨艳梅说,在市民看来,两者价格差不多,后者确实更环保更美观。现在市民都在逐渐选择绿色、环保祭扫方式,如今年推出的祭扫活动就有:读诗词祭扫、鲜花换取香烛纸钱、挂绿丝带、写心愿卡、折纸、祭祀贴、提供哀伤抚慰等。

  市殡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命延续方式,节地生态葬正成为一种趋势。据介绍,作为“惠民殡葬”的重要措施,目前全市已有47家经营性公墓开辟“公益生态葬园区”,免费安葬对象扩展至低保户、困难户、残疾人、革命烈士及已故癌症病人,并以低价位对全市低收入群众提供安葬服务。

  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推出免费的树葬、花葬、草坪葬48364.5平方米、小型地墓38506平方米、壁墓塔葬12800个,已免费安葬困难群众53309人。(记者 刘真)

热点推荐

最新发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