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68 发表于 2024-07-26 11:51
济南市殡仪馆南面,王炉村修建了停车场。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郭尧 摄
从 刚开始的忌讳到现在的殡葬服务一条龙,王炉村的村民有了自己的新生活。□本报记者 赵樱宁
在济南,有这样一个村庄,已经与殡仪馆为邻50年了,它就是天桥区的王炉村。之所以叫王炉村,是因王是村里的大姓,且家家户户都会打铁,家中都有个炼铁的红炉子。济南市殡仪馆(原名济南市粟山火化场),建于1962年,1965年投入使用,是我国首批兴建的殡葬单位之一。因两者相邻相伴50载,王炉村的村民见证了殡仪馆50年来的发展,也因此经历了一场关于生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
上世纪60年代:一提到王炉就想到火葬厂 外村姑娘不愿嫁过来
1945年出生的卫连魁曾担任生产队的通讯员,还是王炉村的书记。“1961年,当时的民政局领导过来视察后,火葬场的修建政策就定下了,但是村民并不知道这里在建的是什么。”卫连魁回忆,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国家推行火葬,不过由于旧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还是习惯土葬。
1965年,火葬场开始使用,这时村民才知道厂子的真实身份,不满和恐惧的情绪开始蔓延。“当时火葬场周围是河坝淤地,很是荒凉,去那边干活的村民都结伴而行。”从小在村里长大的王大爷说,那个时候封建迷信观念严重,大家一提到王炉就想到火葬厂,觉得晦气,“有几年,外村的姑娘都不愿意嫁过来,小伙子只能找自己村子的姑娘结婚”。上世纪80年代:村民开始习惯这个“邻居” 部分村民做起殡葬生意
卫连魁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公交车站牌都不往这边建,也不敢用火葬厂的名字当做终点站名,甚至连出租车都不愿意往这里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开始习惯这个特别的“邻居”。
王先生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曾外出打工。但离乡的日子总是那么难熬,外出闯荡几年后,他回到家乡。上世纪90年代初,他开始做起了殡葬行业。由于在殡仪馆前有自己的房子,王先生利用这个优势,开始做起为人打理后事的买卖。和王先生一样,不少村民也做了同样的打算。现在,在济南市殡仪馆对面的马路上,有各式各样的殡葬商店。从村里转一圈,也能看到一些房间,是专门用作存储殡葬用具的。
2000年之后:王炉村传出好口碑村里正建综合停车场
随着殡葬行业的发展,火葬场改名成了济南市殡仪馆。此前光秃秃的园区,经过重建变得像个小公园。“很久之前,火化设备不像现在这样环保,起风时能闻见呛人的气味。”一名村民告诉记者,后来殡仪馆新增了环保的火化设备,条件好多了,而且因为流行鲜花祭祀,烧纸的人也少了很多。
在外人眼中,提到王炉,仍会想到殡仪馆,但也多了另外一重含义。“因为靠着殡仪馆,对于一些丧葬风俗习惯也更加了解,不少外村人会请我们帮忙料理后事。”村民王大爷说,不少村民由此形成了好口碑,“只要能帮上忙,我们都尽量做好,这也是积德的事情”。
除了殡葬行业,王炉村还用殡仪馆前的集体土地建了一处停车场,村民负责照看维护。村委会的马先生告诉记者,现在这处停车场已不够用了,村里正在建综合式停车场。综合停车场位于殡仪馆西北方向,地下4层、地上1层,今年3月招投标结束,正在建设中。
“都有这一天的,没有什么可怕的。”正带着孙子晒太阳的村民王女士说,见得多了反而会更平静地看待生死,更懂得珍惜当下每一天的幸福生活。
原标题:揭秘:与殡仪馆为邻50年 天桥王炉村生死观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