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政厅 媒体关注 【中国江苏网】镇江:为生命礼仪添“绿”,让殡葬改革更“安”

阅读: 22 发表于 2024-08-02 11:59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

办好群众身后事、满足“逝有所安”需求,是重大民生关切,也是殡葬改革的落脚点。近年来,镇江聚力提质增效,大力推动殡葬工作走深走实,在创新林地复合利用试点成果,促进生态殡葬多元发展,为生命礼仪添“绿”的同时,2024年初,又印发了《关于深化“五安工程”推进殡葬改革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让殡葬改革更“安”。

创新林地复合利用试点成果

用绿色实现生命永恒

走进丹徒区辛丰镇石城村人文生态纪念园,环顾整个墓区,植被茂密,绿树成荫,景色天成。该人文生态纪念园项目是2023年丹徒区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原为一处“低效林”,目前已被打造成一处“墓隐于林”的节地生态安葬区,共有穴位500个。

镇江连续多年来将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安息)堂建设纳入民生实事,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持续加大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各类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扩展生态葬容量、拓展文化纪念内涵量,高质量推进公益性安放(葬)设施实现城乡全覆盖。2021年以来,先后投入8200余万元,完成26个政府“殡葬设施改扩建”民生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共建有51个公益性公墓、58个骨灰(安息)堂,2021年乡镇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实现全覆盖。镇江市、丹阳市、句容市连续三年被省政府评为“殡葬服务设施建设管理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

“2021年,句容市在全省率先试点林地生态葬复合利用,完成18亩省级低效公益林改造,经验做法被全省推广。”市民政局副局长杨宏斌介绍,2022年,全市继续扩大句容试点经验成果,确定丹徒区为省丧葬礼俗改革示范区,深入实施节地生态葬改革,推广节地生态复合葬法,加快殡葬设施建设,建设3个区级共93亩林地生态人文纪念园,完成200亩林地生态葬项目规划。2023年,全市持续推进试点成果转化,建设1个市级、3个镇级共174亩林地生态葬复合利用项目。

同时,各地开辟了花坛葬、草坪葬、树葬、壁葬、室内格位立体存放等多种生态葬法,用绿色实现生命永恒。

深化“五安工程”

推进殡葬改革走深走实

推进全市殡葬改革走在前列,更好保障“逝有所安”,今年初,镇江市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深化“五安工程”推进殡葬改革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

杨宏斌介绍,《实施意见》明确了“公益属性更加彰显”“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更加优质”“移风易俗更加和谐”五个发展目标,围绕安息、安心、安宁、安定、安全“五大工程”,设定30项任务,全面推进殡葬改革各项工作。

“五大工程”中的“安息工程”最为牵动群众思绪。杨宏斌介绍,重点围绕逝者有地可葬、葬式可选、葬如所愿,“安息工程”将加强骨灰安放(葬)设施建设,丰富多种形式节地生态安葬葬式葬法,扩大骨灰安放(葬)服务供给,确保逝者身后得到安息,家属能够安心。

持续推动将乡镇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建设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2024年新改扩建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不少于7个,进一步完善功能、改善设施、提升环境、扩大容量、拓展节地生态安葬区域面积。补齐城市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短板。按照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障需求、方便群众、区域统筹协调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数量、地点,加快推进城市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建设,确保2025年底全市城市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实现区域全覆盖。

同时,在不改变林地用途,保证森林防火安全的前提下,利用低效林多的生态条件,扩大林地生态葬复合利用规模,全市力争新建扩建100亩;扩大海葬、树(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服务供给,今后市本级将每两年组织1次骨灰撒海、每年为骨灰撒海者开展1次公祭活动。

热点推荐

最新发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