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16 发表于 2024-08-03 16:02
从以前的24个人轮换抬棺,到如今只要4个人用灵车推棺,鲤城区金龙街道高山社区这一殡葬新形式,一改以往重面子但耗人力、费物力的旧俗,以其节俭和文明的优点,渐渐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同。
今年年初,鲤城高山社区开始实施一份特别的“社规民约”,这份约定号召居民简办红白喜事,对丧事操办明确要求“原出殡抬棺一律改用手推灵车”。从居民不理解、有怨气,到个别居民愿意尝试;从社区居委会上门沟通,到社区居民主动要求;从推车被闲置,到三次改装后轻便易操作……改变老观念旧陋俗如水滴穿石,在坚持推进中,殡葬文明理念在泉州古城蔚然成风。
改装后的手推车,更轻便易操作。
社区分发的社规民约
2001年,高山社区将“红星集体塔墓”扩建成“安息楼”。
人力抬棺 旧习俗难更改
高山社区是福建省最早推行殡葬移风易俗的地区,1958年起开始推行火化,投建“红星集体塔墓”,2001年又把塔墓扩建成“安息楼”,是移风易俗的先行单位、市级文明社区。
“社区以前流传着一句话:‘无亲无戚,死后无人扛’,反映了人力抬棺这一旧风俗。”高山社区党支部书记林娇雄介绍,人力抬棺是高山社区的旧习俗,一般出殡路线是从社区走到笋江公园附近的三千坛,近两公里的路程,加上重达500多斤的冰棺,往往需要至少24个人,分3批轮换,才能扛得动。
近年来,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负责抬棺的多为社区50多岁的男子。几年前,社区有老人担心抬不动,提议由社区牵头订制一辆手推车,作为推棺的灵车。2015年,高山社区在参考一般棺木尺寸后,特地找人订制了一辆手推车。这辆手推车很轻便,只需四个人就能推动,然而车做好以后却一直未派上用场。
社区一居民介绍说,出殡时要给抬棺的每人发毛巾、肥皂、香烟等,一份至少30元;出殡后,事主还得请帮忙的人吃饭,24个人至少开3桌,光这笔费用就要几千元。“人力抬棺更耗人力物力,这笔账大家也都算得清,但大家都觉得抬棺阵仗大、更体面,没有人愿意灵车推棺。”
首户居民尝试灵车推棺
去年,高山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和高山社区老年人协会共同制定了社规民约,号召居民简办红白喜事,并对丧事操办提出“为减轻人力劳动,原出殡抬棺一律改用手推灵车”的要求。今年1月起,这份社规民约正式实施。
当时,社区居民林先生的母亲过世,社区两委和老年人协会到其家中动员。“一开始很抵触,觉得没请人抬棺没面子,好像家族没有男丁。”社区书记林娇雄说,他们理解居民的抱怨和担忧,在沟通疏导过后,社区主动帮林先生协调出殡事宜,并由高山老年人协会理事林小飞带头负责推灵车。贴心的服务得到肯定,林先生成为社区首个愿意灵车推棺的居民。
推车派上用场以后,社区又根据发现的问题加以改进,使推车活轮在前更易于控制方向,为灵车定制绣布、帷幔。在前后三次改装后,推车更轻便、更易操作,整体装饰既简约又贴合民间殡葬风俗。
从24个人合力抬棺,到4个人用灵车推棺,新形式既节俭又文明。与此同时,因为有了第一户居民的尝试,社区居民的旧观念开始松动,新形式渐渐被接受。
移风易俗 倡导厚养薄葬
今年3月,社区居民尤泽群的父亲去世,他主动提出出殡用灵车推棺。而就在去年8月,尤泽群母亲去世,出殡时请了28个人抬棺。时隔半年,两种出殡方式让他深有感触,“父亲在世时就交代我,等他百年以后,丧事一切从简。我现在时常跟子女说,老人在世要多孝顺、多陪伴,不然等去世了,葬礼办得多隆重也没有用。”
林娇雄说,现在不用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做工作,大家都接受了这种方式。今年社区共有6起丧事,均改用手推灵车的方式,不仅节省人力物力,也给周边社区起了示范作用。“移风易俗绝非一夕之功,需要理性引导,也需要人性化的关怀。比如改装手推车、为手推车加帷幔,是出于对民间风俗的考量和对群众情感的体谅,这样更贴合民间殡葬习惯,群众更易于接受。”
◎热议
连洁:移风易俗,就是向不合时宜的观念“宣战”!向自己的思想宣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移风易俗工作一定要注意引导群众“我要做、我要改”,而非单纯以“命令式”的“你要做”、“你要改”,或是“运动式”的“要你做”、“要你改”!
kerry:高山从古至今都是响应政府号召的典范!
wolfskinlamb: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陈天来:厚养薄葬,值得提倡!(记者 张素萍 郭巧燕 通讯员 施远圻 文/图)
原标题:鲤城高山社区殡葬新风 放弃人力抬棺 改用灵车推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