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丧事简办,湖南邵东老百姓弃陋习半年省5600万

阅读: 17 发表于 2024-09-09 06:15

 

5月19日,湖南邵东县仙槎桥镇千子村村民胡远光给89岁高寿过世的母亲操办丧事,胡家接受理事会的劝导,按新的村规民约从简办理丧事,不上大菜、不发包烟、不发红包、不放鞭炮……总开支不到3万元。该村支部书记莫海云告诉澎湃新闻(),“以前办一场丧事,都要花费近10万元。”

本文图片 邵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长期以来,农村固有的婚丧喜庆大操大办之风在邵东县流行:酒席上发高档烟,上高档酒高档菜,一桌酒席消耗鸡、鱼、肉数十斤,花费动辄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大多数村民为此苦不堪言。

5月23日,澎湃新闻从邵东县委宣传部获悉,去年11月开始,邵东县全面铺开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该县青山村、升旺村、万祝村等77个村(社区)率先启动移风易俗工作。截至2018年5月初,该县已有26个乡镇(场、办)的500多个村相继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半年内累计为全县村民节省红白喜事开支约5600万元。

为红白喜事“立规矩”

5月19日,邵东县仙槎桥镇千子村村民胡远光给89岁高寿过世的母亲操办丧事,村支部书记莫海云带领红白喜事理事会的成员来到胡远光家里,耐心细致地做他们家人的工作,丧事一切从简。

胡家接受了理事会的劝导,按照村规民约从简办理丧事,不上大菜,不发包烟,不发红包,不放鞭炮,不请乐队,对参与筹办丧事的红白喜事理事会成员一律不发工资,整体开支3万元以内。

为了不污染环境,他们把自家购买和亲友邻居送来的烟花爆竹不在灵堂附近燃放,待出殡上山时统一放在铁桶里燃放,把移风易俗落实处。

为使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千子村村支两委通过广播、设立宣传牌、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等多种形式,向全体村民大力宣传红白喜事新风尚。

红白喜事操办实行报告、承诺和备案制度,自觉接受村两委、红白喜事理事会的指导和监督。红白喜事理事会成员会提前上门做工作、讲政策,明确告知村民办事标准既要遵循当地风俗习惯,又要节俭行事的操作办法,使村民的红白喜事办得既热闹圆满,又厉行节约。

四世同堂大家庭丧事简办

近日,界岭镇爱窑村老人黄某瑛去世,在现场并没有见到以往大肆的流水宴席、漫天的鞭炮余烟、遍地厨余垃圾。黄老人家中有18口人,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三个儿子都在外经商,经济条件优越。但整场丧事期间内,没有请西乐、锣鼓等队伍,没有在席间发放高档香烟,以电子炮代替烟花爆竹,亲朋好友自带爆竹过来都被家属委婉拒绝,丧事总计花费不到40000元。

黄老人家的丧事一切从简,却获得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许多村民都说:以前的红白喜事宴席大操大办,不仅主人累,而且客人累,不仅身体累,而且心累,大摆筵席,资金投入大,相应的随礼也是水涨船高。然而,即便主客双方都觉得大操大办不妥,却没有人点破。现在好了,有了村委牵头的红白喜事理事会,不仅没有了这种烦恼,而且对农村公共环境带了很大改善,没有了烟尘满天飞、污水到处流的现象。

据悉,界岭镇各村均已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红白喜事理事会是经过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并将职责写进村规民约。

在红白理事会成立以后,将“移风易俗十九条”张贴至村内公开栏中,时常供人参考;镇、村两级干部做到会会讲、人人宣并到家到户向村民宣传,签订承诺书,承诺书每户一式两份,一份群众留存,一份群众签字后回收村部存档;各村对本村内的红白喜事按照统一模板建立“一户一档”,按照要求进行归档,记录红白喜事的全过程。管住有权的,看住有钱的,同时各村村干部、驻村干部对本村内的红白喜事进行事前劝导,尤其是要求有权的、有钱的带好头,做好示范。

人情债烦恼正在逐渐消除

距邵东县城约四十公里的水东江镇万祝村的村民大多数并不富裕,有的因一场婚丧喜事而返贫,去年6月村里推行移风易俗改革后,10多起丧事的开支都控制在3万元以内。

目前,邵东县要求所有行政村(社区)、大的院落设立“红白喜事理事会”,村干部、老党员、新乡贤等进入理事会,操持村中红白喜事,成为乡风文明的“监督哨”。同时,全县500多个村(社区)纷纷修订村规民约,对红白喜事办理的时间、规模、开支等进行全面规范,绝大部分村取消回礼、瓶装酒、高档菜等旧习,一场丧事开支控制在3万元以下,新的村规民约成了村民的“行为指南”。各村家家户户还签订了《推进移风易俗承诺书》,坚决向农村的陈规陋习说“不”。

大操大办得到控制后,村级班子和村民的精力转向产业发展,去年以来,该村自来水厂、光伏发电等多个项目竣工投产,村级经济有了近20万元的结余。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不断推进,邵东县各地的老百姓因陈规陋习、人情债务带来的烦恼正在逐渐消除。

热点推荐

最新发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