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民政青年”呼吁解决太平间的管理难题

阅读: 17 发表于 2024-08-02 08:06

 

5月4日,正值五四青年节,“民政青年改革先锋论坛”在京举办,市民政局以别具特色的论坛演讲的形式,将前期征集到的8个优秀的改革“金点子”进行集中呈现。青年们结合日常工作实际,直面民政工作的热点、痛点、难点,突出展示了民政系统青年人对民政工作的思考。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表示:“不管年轻人的想法如何,或许很高大上,也或许很天真,但是这些都是我们民政局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发展所非常需要的,也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努力方向。”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本次活动的主题被确定为“我是改革先锋,献策改革创新”,宗旨是围绕民政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多领域、多层面、多角度破解制约和影响首都民政发展的系列问题,引领团员青年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自觉谋划、主动作为,发挥生力军作用。

在活动现场,200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来自民政系统各单位的团员青年们齐聚一堂。8位来自民政系统不同部门的青年人在主席台上一字排开、逐个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思考和体会。

北青报记者发现,民政系统的青年们不仅平时工作游刃有余,上台演讲的功夫也是十分了得。“70多岁的老太太和小区里一位长期照顾她的29岁的小伙子结了婚,却遭到了不照顾她的侄子反对,老太太来求助,类似这种情况的老人很多,面对尴尬的代际婚姻,民政工作者不应该只做旁观者,我认为应当建立起完善的老年人监护制度……”市民政局老龄办权益保护处的曾敏首个上场,用真实又具有话题性的案例热场。

这些“金点子”都是来自一线工作者对民政工作的深度思考,青年们有的关注军休干部的养老问题,有的关注残疾儿童的收住问题,有的展示自己对殡葬事业、福利企业改革的思考,有的对品牌定位有着新认识,也有的对社会组织、财务管理新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结合背景板上的PPT,青年们妙语连珠,用生动的故事、严密的逻辑和良好的口才牢牢抓住了听众的胃口,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北青报记者发现,不少人还带来了自己的亲友团现场加油助威,亲友团们专门用画板制作了独具特色的团队标语,并扯着嗓子喊出团队的口号,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民政局前期在全局范围内广泛开展了“我是改革先锋”活动,征集到了百余条方方面面的金点子。而本次论坛的演讲内容,就是之前征集的部分优秀的“金点子”。8位来自民政系统不同部门的青年人分别进行了演讲,演讲内容直击民政改革热点。

听了改革先锋们对民政工作所做的思考,以及现场各种出彩的“金点子”,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深感触动:“今天的青年论坛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几位青年才俊表现突出,充分展现了我局团员青年的精神风貌。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功?我认为有三个原因:其一,你们动了真情,你们演讲过程中,我听到了你们的心声,受到了你们的感染,被你们的真情所感动。其二,你们下了真功,大家提出的思考、表达的心声,都是深思熟虑得来的,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我能看得出背后的努力和汗水。其三,你们说了真话,改革的话题,分量重、难度大,需要挑战当下、挑战权威,但是你们谈得真诚、谈得透彻、谈得敞亮。”

亮点

曾敏

应建立起完善的老年人监护制度

曾敏首先抛出了一个生动的现实案例:今年2月,老年维权服务站接到了一位70多岁老太太的求助。老人无儿无女,生活只能半自理,旁系亲属中只有一个侄子,但平时并未对老年人有所照顾。不久前,老人家和小区里一位长期照顾她的29岁的小伙子结了婚。一个陌生人突然通过婚姻的方式,成为了老人的配偶,也就可能在老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同时,成为了合法监护人、甚至财产继承人,这让老人家的侄子不能接受,于是起了纷争。

经过调查发现,比起对自己不闻不问的侄子,老人更乐意由这个小伙子做其监护人,还想把自己的存款和房产给他。只是当前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老年人监护制度,让二人通过监护制度建立起合理合法的监护关系。在这种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通过尴尬的代际婚姻确立法定监护关系,当然也在他们生活的圈子里掀起轩然大波。曾敏表示,类似这种情况的老人很多,失独的、空巢的、子女残疾的,他们无儿无女,无人可依,到了不能动的那天,究竟该由谁来管他们?谁又能成为他们的监护人、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呢?此时,作为民政工作者不能无动于衷,应该研究建立一定的监护制度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

老人监护制度是保护老年人权益的重要手段,而在我国这方面还属于空白领域,甚至在法律层面还一度缺失法理依据。曾敏认为,“我们可以本着最大程度地尊重老年人的真实意愿和最有利于老年人原则,在《民法总则》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指导下,借鉴国内外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先进经验,立足本市现状,探索建立基本的老年人监护制度。”

如何开展工作?曾敏提议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老年人民事行为能力判定的医学评价标准,并规范对评估机构的资质要求、评估行为管理以及相关程序的处理机制。二是建立信息登记备案制度,包括对判定结果的登记体系,保障民事相对人的合法权利;对意定监护的登记体系,对监护行为进行强制性登记。三是建立起监护监督制度,内容包括制定老年人意定监护协议范本,设立协议监督人、实施意定监护登记、建立意定监护监督程序等,将个人或社会组织对老年人的监护纳入监督。最后,鉴于部分老年人已经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权益已经受到侵害、陷入困境,还应当建立起主动发现机制,提供临时监护服务,帮助老人走出困境。

张立友

太平间的管理难题亟须破解

张立友认为,目前殡葬服务的提供主体还是以殡葬事业单位为主。转企改制后,应当形成企业与事业互补、国企与民企共存的殡葬服务供给格局。转变服务方式,即由政府直管直办转变为政府引导、社会力量承办,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转企改制不是单位改个名字、换块牌子、变个性质就叫转企。我认为转企改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整的顶层设计,需要大量的配套工作。”由此,他梳理出了四项需要及时跟进的配套工作。

“首先要健全殡葬法律法规。”张立友说,殡葬法律法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出台都超过20多年了,现实社会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是殡葬法律法规却没有跟上。北京是首都,是首善之区,应该及时修订北京市的殡葬管理条例,对殡葬领域的各方面作出详细的制度性安排。

其次,是公众普遍关心的墓地价格问题。张立友认为,墓价构成不合理是造成公墓发展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对此,张立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以借鉴物业管理费的模式,科学合理设定墓价构成。售价低一点,每年可以收取一定的物业管理费。这样一方面可以平抑墓价,回应舆论关切,另一方面也可实现公墓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太平间的管理难题亟须破解。目前太平间普遍存在着违规开展殡仪服务项目、巧设名目乱收费、超出标准高收费、混淆概念多收费等现象,是首都殡葬服务市场的一大顽疾。市民政局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收效不明显。张立友认为,关键问题在于对太平间的职能定位不明确,不如来个治本之策,立法规定太平间作为医疗机构的附属设施,只能暂存遗体,不能作为殡仪服务场所。

最后,非法运尸问题也需要解决。张立友直面问题:“本市私自改装车辆、非法接运遗体的问题也非常严重,而且衍生出买卖遗体、非法外运遗体等问题,运送一具遗体动辄好几千元,严重影响了殡葬行业形象。我相信只要有法必依,该问题肯定能够解决。”

文晓兰

放宽残疾儿童收住年龄上限

2016年11月14日,市儿童福利院正式发布了《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收住家庭无力照料残疾儿童申请登记的公告》,两天之后正式开启了电话预约工作。然而,五个月过去了,总共才接到30个咨询电话,且仅有一名残疾儿童入住。

面对这样尴尬的现实,市儿童福利院的文晓兰建议,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将政策广而告之,让更多人知晓,同时,主动积极发掘有需求的残疾儿童;为了惠及更多孩子,可将收住上限年龄放宽到10岁,同时根据入住儿童的实际需求,适时调整思路,在条件成熟时适当拓宽服务内容,为入住儿童提供养育—康复—教育一体化的服务。

管爽

建议军休社区建立智慧养老

来自小营军休所的管爽的关注重点是军休社区中的空巢老人。

管爽建议构建智慧型的军休社区,搭建一个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服务平台,平台一端连接军休干部家中的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另一端连接服务机构,包括超市、医院、老年大学等等。通过信息的互换和技术的支持,可以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陈茜

应明确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的功能

在市民政局大楼的六层,便是去年刚刚成立的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市社团办的陈茜犀利地指出,该中心也存在人员不足、功能定位不清晰等问题。

如何解决人员问题?陈茜建议,可以在中心设立“社团办青年志愿服务岗”,社团办的青年每人每周半天到中心志愿服务,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社团办的业务。同时,在中心建立“高校实践基地”或“大学生实习基地”,重点联系有社会学专业的高校,把他们丰富的大学生资源引进来。

袁胜昔

福利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

如何做好福利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袁胜昔认为,首先应当设定“混改”的路径,培育优质资产并推向市场,对子公司模块进行整合,适当引入外部资本,并争取上市。其次,要注重企业的发展和战略合作股东的遴选。在公司运营管理方面,要制定章程条款,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市场化手段聘请职业经理人团队。最后,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实行经营业绩与激励机制相挂钩,引入专业的第三方审计单位和咨询公司,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能力。

刘宁

创名牌的关键是重新认识“产品定位”

作为民政企业的亚美日化经过逐步发展,成就国货精品,一个重要的秘籍就是对自己的产品有着清晰的定位。分享完亚美日化开拓市场的故事,来自北京市亚美日化厂的刘宁在品牌创建上还颇有心得:“一个产品的定位绝对不是一个领导、一个部门,或者企业自己能够靠想象得到的,作为服务消费者的企业,我们在定位的时候时刻需要以目标客户为出发点,了解顾客所想,制作超出客户预期的产品并以适当的方式让他相信我们的产品可以做到超出他所需,那我们的定位才能算成功。”

王琇

探索财务集成管理新模式

作为一名刚到民政计财岗位的新兵,王琇认为,应当充实基层的财务力量,将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委派到各局属单位,提升基层单位的风险防控能力。其次,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制定工作标准,促进财务管理规范、高效。最后,依托信息化手段,比如建设大额资金电子审批系统,做到生成有据、运行有痕、退出有果,充分提升资金管理使用的合规性。

本版文/本报记者蒋若静

5月4日,正值五四青年节,“民政青年改革先锋论坛”在京举办,市民政局以别具特色的论坛演讲的形式,将前期征集到的8个优秀的改革“金点子”进行集中呈现。青年们结合日常工作实际,直面民政工作的热点、痛点、难点,突出展示了民政系统青年人对民政工作的思考。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表示:“不管年轻人的想法如何,或许很高大上,也或许很天真,但是这些都是我们民政局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发展所非常需要的,也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努力方向。”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本次活动的主题被确定为“我是改革先锋,献策改革创新”,宗旨是围绕民政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多领域、多层面、多角度破解制约和影响首都民政发展的系列问题,引领团员青年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自觉谋划、主动作为,发挥生力军作用。

在活动现场,200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来自民政系统各单位的团员青年们齐聚一堂。8位来自民政系统不同部门的青年人在主席台上一字排开、逐个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思考和体会。

北青报记者发现,民政系统的青年们不仅平时工作游刃有余,上台演讲的功夫也是十分了得。“70多岁的老太太和小区里一位长期照顾她的29岁的小伙子结了婚,却遭到了不照顾她的侄子反对,老太太来求助,类似这种情况的老人很多,面对尴尬的代际婚姻,民政工作者不应该只做旁观者,我认为应当建立起完善的老年人监护制度……”市民政局老龄办权益保护处的曾敏首个上场,用真实又具有话题性的案例热场。

这些“金点子”都是来自一线工作者对民政工作的深度思考,青年们有的关注军休干部的养老问题,有的关注残疾儿童的收住问题,有的展示自己对殡葬事业、福利企业改革的思考,有的对品牌定位有着新认识,也有的对社会组织、财务管理新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结合背景板上的PPT,青年们妙语连珠,用生动的故事、严密的逻辑和良好的口才牢牢抓住了听众的胃口,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北青报记者发现,不少人还带来了自己的亲友团现场加油助威,亲友团们专门用画板制作了独具特色的团队标语,并扯着嗓子喊出团队的口号,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民政局前期在全局范围内广泛开展了“我是改革先锋”活动,征集到了百余条方方面面的金点子。而本次论坛的演讲内容,就是之前征集的部分优秀的“金点子”。8位来自民政系统不同部门的青年人分别进行了演讲,演讲内容直击民政改革热点。

听了改革先锋们对民政工作所做的思考,以及现场各种出彩的“金点子”,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深感触动:“今天的青年论坛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几位青年才俊表现突出,充分展现了我局团员青年的精神风貌。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功?我认为有三个原因:其一,你们动了真情,你们演讲过程中,我听到了你们的心声,受到了你们的感染,被你们的真情所感动。其二,你们下了真功,大家提出的思考、表达的心声,都是深思熟虑得来的,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我能看得出背后的努力和汗水。其三,你们说了真话,改革的话题,分量重、难度大,需要挑战当下、挑战权威,但是你们谈得真诚、谈得透彻、谈得敞亮。”

亮点

曾敏

应建立起完善的老年人监护制度

曾敏首先抛出了一个生动的现实案例:今年2月,老年维权服务站接到了一位70多岁老太太的求助。老人无儿无女,生活只能半自理,旁系亲属中只有一个侄子,但平时并未对老年人有所照顾。不久前,老人家和小区里一位长期照顾她的29岁的小伙子结了婚。一个陌生人突然通过婚姻的方式,成为了老人的配偶,也就可能在老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同时,成为了合法监护人、甚至财产继承人,这让老人家的侄子不能接受,于是起了纷争。

经过调查发现,比起对自己不闻不问的侄子,老人更乐意由这个小伙子做其监护人,还想把自己的存款和房产给他。只是当前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老年人监护制度,让二人通过监护制度建立起合理合法的监护关系。在这种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通过尴尬的代际婚姻确立法定监护关系,当然也在他们生活的圈子里掀起轩然大波。曾敏表示,类似这种情况的老人很多,失独的、空巢的、子女残疾的,他们无儿无女,无人可依,到了不能动的那天,究竟该由谁来管他们?谁又能成为他们的监护人、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呢?此时,作为民政工作者不能无动于衷,应该研究建立一定的监护制度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

老人监护制度是保护老年人权益的重要手段,而在我国这方面还属于空白领域,甚至在法律层面还一度缺失法理依据。曾敏认为,“我们可以本着最大程度地尊重老年人的真实意愿和最有利于老年人原则,在《民法总则》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指导下,借鉴国内外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先进经验,立足本市现状,探索建立基本的老年人监护制度。”

如何开展工作?曾敏提议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老年人民事行为能力判定的医学评价标准,并规范对评估机构的资质要求、评估行为管理以及相关程序的处理机制。二是建立信息登记备案制度,包括对判定结果的登记体系,保障民事相对人的合法权利;对意定监护的登记体系,对监护行为进行强制性登记。三是建立起监护监督制度,内容包括制定老年人意定监护协议范本,设立协议监督人、实施意定监护登记、建立意定监护监督程序等,将个人或社会组织对老年人的监护纳入监督。最后,鉴于部分老年人已经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权益已经受到侵害、陷入困境,还应当建立起主动发现机制,提供临时监护服务,帮助老人走出困境。

张立友

太平间的管理难题亟须破解

张立友认为,目前殡葬服务的提供主体还是以殡葬事业单位为主。转企改制后,应当形成企业与事业互补、国企与民企共存的殡葬服务供给格局。转变服务方式,即由政府直管直办转变为政府引导、社会力量承办,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转企改制不是单位改个名字、换块牌子、变个性质就叫转企。我认为转企改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整的顶层设计,需要大量的配套工作。”由此,他梳理出了四项需要及时跟进的配套工作。

“首先要健全殡葬法律法规。”张立友说,殡葬法律法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出台都超过20多年了,现实社会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是殡葬法律法规却没有跟上。北京是首都,是首善之区,应该及时修订北京市的殡葬管理条例,对殡葬领域的各方面作出详细的制度性安排。

其次,是公众普遍关心的墓地价格问题。张立友认为,墓价构成不合理是造成公墓发展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对此,张立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以借鉴物业管理费的模式,科学合理设定墓价构成。售价低一点,每年可以收取一定的物业管理费。这样一方面可以平抑墓价,回应舆论关切,另一方面也可实现公墓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太平间的管理难题亟须破解。目前太平间普遍存在着违规开展殡仪服务项目、巧设名目乱收费、超出标准高收费、混淆概念多收费等现象,是首都殡葬服务市场的一大顽疾。市民政局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收效不明显。张立友认为,关键问题在于对太平间的职能定位不明确,不如来个治本之策,立法规定太平间作为医疗机构的附属设施,只能暂存遗体,不能作为殡仪服务场所。

最后,非法运尸问题也需要解决。张立友直面问题:“本市私自改装车辆、非法接运遗体的问题也非常严重,而且衍生出买卖遗体、非法外运遗体等问题,运送一具遗体动辄好几千元,严重影响了殡葬行业形象。我相信只要有法必依,该问题肯定能够解决。”

文晓兰

放宽残疾儿童收住年龄上限

2016年11月14日,市儿童福利院正式发布了《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收住家庭无力照料残疾儿童申请登记的公告》,两天之后正式开启了电话预约工作。然而,五个月过去了,总共才接到30个咨询电话,且仅有一名残疾儿童入住。

面对这样尴尬的现实,市儿童福利院的文晓兰建议,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将政策广而告之,让更多人知晓,同时,主动积极发掘有需求的残疾儿童;为了惠及更多孩子,可将收住上限年龄放宽到10岁,同时根据入住儿童的实际需求,适时调整思路,在条件成熟时适当拓宽服务内容,为入住儿童提供养育—康复—教育一体化的服务。

管爽

建议军休社区建立智慧养老

来自小营军休所的管爽的关注重点是军休社区中的空巢老人。

管爽建议构建智慧型的军休社区,搭建一个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服务平台,平台一端连接军休干部家中的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另一端连接服务机构,包括超市、医院、老年大学等等。通过信息的互换和技术的支持,可以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陈茜

应明确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的功能

在市民政局大楼的六层,便是去年刚刚成立的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市社团办的陈茜犀利地指出,该中心也存在人员不足、功能定位不清晰等问题。

如何解决人员问题?陈茜建议,可以在中心设立“社团办青年志愿服务岗”,社团办的青年每人每周半天到中心志愿服务,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社团办的业务。同时,在中心建立“高校实践基地”或“大学生实习基地”,重点联系有社会学专业的高校,把他们丰富的大学生资源引进来。

袁胜昔

福利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

如何做好福利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袁胜昔认为,首先应当设定“混改”的路径,培育优质资产并推向市场,对子公司模块进行整合,适当引入外部资本,并争取上市。其次,要注重企业的发展和战略合作股东的遴选。在公司运营管理方面,要制定章程条款,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市场化手段聘请职业经理人团队。最后,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实行经营业绩与激励机制相挂钩,引入专业的第三方审计单位和咨询公司,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能力。

刘宁

创名牌的关键是重新认识“产品定位”

作为民政企业的亚美日化经过逐步发展,成就国货精品,一个重要的秘籍就是对自己的产品有着清晰的定位。分享完亚美日化开拓市场的故事,来自北京市亚美日化厂的刘宁在品牌创建上还颇有心得:“一个产品的定位绝对不是一个领导、一个部门,或者企业自己能够靠想象得到的,作为服务消费者的企业,我们在定位的时候时刻需要以目标客户为出发点,了解顾客所想,制作超出客户预期的产品并以适当的方式让他相信我们的产品可以做到超出他所需,那我们的定位才能算成功。”

王琇

探索财务集成管理新模式

作为一名刚到民政计财岗位的新兵,王琇认为,应当充实基层的财务力量,将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委派到各局属单位,提升基层单位的风险防控能力。其次,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制定工作标准,促进财务管理规范、高效。最后,依托信息化手段,比如建设大额资金电子审批系统,做到生成有据、运行有痕、退出有果,充分提升资金管理使用的合规性。

本版文/本报记者蒋若静

热点推荐

最新发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