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摆渡人”八锦强:练就殡仪服务十八般技艺 无怨无悔默默坚守十三年

阅读: 13 发表于 2024-09-12 14:34

 

八锦强(右)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通讯员 叶金鑫

从接运遗体,到为遗体进行防腐、化妆,再到与家属沟通告别仪式,肇庆封开县殡仪馆的各种工作岗位上,都曾留下过八锦强的身影。这份在常人看来“敬而远之”的工作,他一干就是13年。

从当年出车时会紧张忐忑的新手,到如今肩负起副馆长一职,八锦强始终初心不改。“无论做什么,我都会尽力做好,让家属满意,让他们觉得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他坦言道。

2020年年初,八锦强甘冒风险、主动请缨,接运广东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病例,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也是在那一年,他被授予全国民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称号。

又是一年清明时,羊城晚报记者带您一同走近这位“生命摆渡人”。

用心服务,送逝者体面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2009年来到封开县殡仪馆时,八锦强31岁。此前,他先后做过自由职业者、村委会干部,2007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那时,殡仪馆刚好招人,朋友问我去不去,我想挑战一下自己,就报名了。”八锦强说。经考核合格,他成为外勤车队的一员,负责遗体接运工作。

第一次出车的情景,即便过去多年,仍深深地刻在八锦强记忆里。那是一起交通事故,两人溺水身亡,接到通知后,八锦强和班组其他三人一同赶往现场。“毕竟从来没接触过,心里挺害怕的。”到了现场,他们需要用绳子、布条等将遗体打捞上岸,八锦强站在一旁迟迟不敢动手。老员工鼓励他,“如果现在不做,以后还是会怕”,八锦强才慢慢屏住呼吸、硬着头皮向前靠近……“第一次的经历有恐惧,也有对生命的敬畏,感受到世事无常。同时,也为我以后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他说。

最初那一个月,恐惧、压抑的感觉不时袭来,八锦强甚至难以入睡。他开始翻阅与殡仪工作、生死话题相关的书籍,通过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来消除内心的害怕不安。

一年多后,由于表现突出,八锦强获得到外地学习的机会。回来后,他转岗至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与家属沟通、策划告别仪式等。学习期间,他熟悉了殡仪工作的全部流程,如遗体美容、防腐等,并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带回封开县殡仪馆。

服务对象中,令他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由于一场交通事故,面部严重受损变形。八锦强和整容师整整花了半天时间,尽力对逝者面部进行填充和修复。“家属看到后,眼眶瞬间就红了,不停地对我们说谢谢。这让我感觉到,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八锦强对家属的心情感同身受。他表示,“送逝者体面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是家属的心愿。我们如果帮他们实现这个愿望,就像完成了一件大事。帮助到别人,自己也会有一种满足感。”

冲锋在前,接运广东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2018年7月,八锦强开始担任封开县殡仪馆副馆长,除了日常业务,还要负责统筹殡仪馆的各项工作。他始终身体力行,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殡仪馆作为公共服务场所,人员流动大,疫情输入风险大。八锦强一边要靠前指挥全馆网格防疫工作,一边要积极配合县卫健等相关部门的工作,每天都承受着巨大压力。他说,那段时间,虽然离家只有10公里路程,他最长十多天没回去。

同年2月6日,封开县出现广东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病例。“晚上7点多接到医院电话,‘咯噔’一下,心里的弦马上绷紧了。”八锦强说,经与上级部门沟通,殡仪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但是派谁出车接运遗体又成了问题。八锦强主动请缨,“总要有人去。我是党员、是管理者,做事也比较细心,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他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口罩,将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冒着巨大的风险,完成了这项任务。“去医院登记、接运、消毒、火化……整个流程下来,已经到第二天凌晨5点多了。”他说,回去后发现自己全身都湿透了,累到动弹不得。

对于获得全国民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的表彰,八锦强很谦虚,“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主要有赖于同事们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这是大家共同的荣誉。”

坚守岗位,希望更多人理解包容这份职业

说起工作,八锦强有用不完的热情,而谈及家庭,他的语气中却满是愧疚。

2004年,八锦强和妻子结婚,如今育有两个儿子,大的18岁,小的9岁。八锦强说,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事只能依赖妻子打理。殡仪馆全年24小时都需要有人值班,由于很多职工家在外地,逢年过节要回家探亲,八锦强便主动留守,让他们安心回家。即使是春节,八锦强也总是匆匆在家吃完年夜饭又回到岗位。“这么多年,家里的事顾不上,也没能好好参与孩子的成长,心里很愧疚。”

家庭的支持给了八锦强坚持的动力,但这些年来,他也遇到过不被理解的时刻,比如有些好友得知他在殡仪馆工作后,慢慢联系就少了。“我也能理解,毕竟大家对这个行业还普遍抱有偏见。”他说,碰上亲朋好友结婚、新居入伙等喜事,担心有忌讳,他都尽量不去赴宴。

逝者家属的满意,令他感到欣慰,也让他感觉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有时在街上遇到了,家属还会主动和我打招呼,说一声谢谢,这让我感到很高兴,一切付出都值得了。”

他还经常教育儿子,要理性对待生老病死,要孝敬长辈,尊重每一个生命,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别人。有一次,儿子问他,“每天在殡仪馆工作会不会麻木了?”这让他很惊讶,他告诉儿子:“每次服务的对象都是不一样的,每天的工作都是挑战,只要认真去做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就是一种成功。”

热点推荐

最新发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