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文明祭祀蔚然成風 移風易俗沁人心

阅读: 15 发表于 2024-07-23 14:40

 

  揚州人文紀念園舉行首場集體生態葬儀式。唐悅 攝

  又是一年清明到,春風化雨寄哀思。3月25日—28日,伴隨綿綿春雨,記者在南京、徐州、連雲港、揚州等地走訪發現,隨著公益性公墓供給不斷加大,節地葬形式越來越多元,移風易俗理念漸入人心,文明祭祀已蔚然成風,從城市到鄉村,文明節儉治喪、節地生態安葬、綠色低碳祭掃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新選擇。

  不拘於“形”,文明祭掃寄哀思

  捧一束鮮花祭奠逝者,訴一份思念讓愛延續。臨近清明,徐州市銅山區張集鎮黃龍山城市公益性公墓內,市民陳凱一家五口帶著鮮花,在樹葬花叢前向逝去的先人深深鞠躬……“鮮花是在墓園門口免費領取的。祭奠親人重要的是心意不是形式,這幾年家人逐漸習慣綠色祭掃。”陳凱說。

  3月28日,南京市2024清明長江公祭活動現場,683位江葬親屬在祈福卡上寫下對親人的思念與祝福,並將卡片系於氣球。伴隨著哀婉的小提琴聲,承載著濃濃思念之情的氣球冉冉升空。70多歲的老人凌華誦讀了親筆撰寫的祭文,感念母親善良勤儉持家的品德。據悉,南京自1991年起組織江葬,迄今已有1.3萬人選擇逝后與江水同眠。此外,南京已有14.3萬人逝后於骨灰堂安放,節地生態安葬率達34.9%。

  今年清明,各級民政部門呼吁公眾以文明方式追思先輩。記者在徐州、連雲港等地採訪發現,各陵園紛紛推出“鮮花換紙錢”服務,無煙陵園、“雲祭掃”等模式漸成風尚。連雲港市殯儀館還打造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內設“敬畏生命”“超越生死”“生命傳承”“生命智慧”4個篇章,通過議論生與死,激發公眾對生命的感悟,引發公眾對人生意義和生命價值的思考,啟發生命智慧。在館內治喪或來吊唁的群眾經常走進教育館,從中獲得嶄新認知。自去年9月建成以來,該館已迎來省內外幾十家單位前來參觀考察,展示了江蘇全新的殯葬服務理念和模式。

  “祭祀重在心而不拘於形。”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副處長何正標表示,隨著人們觀念意識的更新,鮮花祭掃、集體共祭、網絡祭掃等新形式接受度越來越高。當前,全省已有26個縣(市、區)被定為喪葬禮俗改革試點,以點帶面深化殯葬改革。《江蘇省殯葬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要求,各設區市、縣(市、區)實現城鄉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設施和全國重點鄉鎮集中守靈中心建設全覆蓋,切實解決供需矛盾。

  生態安葬,為生命禮儀“添綠”

  3月27日,揚州西屏山人文紀念園,鮮花簇簇、樹木繁茂,一場庄嚴肅穆的生態葬儀式在這裡隆重舉行。45名逝者家屬在禮儀護衛隊陪護下,將親人骨灰安葬於樹下。儀式現場,人們共同種植樹苗,寓意讓生命在四季輪回中永生。這是該紀念園投用以來首次舉行生態葬儀式,主辦方還向家屬頒發生態葬証書,感謝他們為守護綠色家園作出的貢獻。家屬代表林青表示,與自然融為一體,是老人最后的心願。

  “從政府給予補貼、鼓勵參與,到市民積極響應、主動報名,揚州市踐行生態葬的家庭逐年增多。”揚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西屏山人文紀念園佔地85.8畝,為揚州重點民生項目,安葬方式以節地生態葬為主,人文紀念功能與陵園傳統功能相結合,是將自然與人文融為一體的紀念公園。

  連雲港灌雲縣唯一的經營性公墓——金雞嶺墓園從1988年運營至今,已開發使用1.8萬座節地型墓地。“即便每座墓碑從原來的1平方米優化到0.39平方米,按照現在的使用速度,十年后也將面臨閉園局面。”墓園負責人表示,他們已開始向節地生態安葬模式轉型,墓園入口處開辟了一塊花壇葬區域,已有34人使用可降解骨灰壇入葬。“政府給每個選擇生態葬的家庭1000元獎勵,來咨詢的人不少。這樣的選擇雖還是‘小眾’,但這兩年人們觀念的改變不小。”墓園負責人說。

  花壇葬、樹葬、草坪葬、壁葬、海葬……各地推行的生態葬形式多元,供有不同需求的家庭選擇。為解群眾“后顧之憂”,政府也不斷加大投入。徐州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處長李義鋒介紹,去年,徐州城市公益性公墓新建投入1500套臥式墓碑,經營性公墓漢王公墓建設了1300平方米的節地生態葬墓區,價格親民,減輕了老百姓的喪葬負擔。此外,徐州通過散墳整治,恢復了農田和林地,改善了生態環境。當地還提檔升級45個農村公益性公墓,今年將實現提檔升級全覆蓋。

  採訪中,一組數字引人注目——“十四五”以來,全省採取不保留骨灰生態葬法的已有3萬例,每年生態葬獎補資金6000多萬元﹔全省有生態墓園996處,提供160多萬個節地生態葬墓位。何正標介紹,近三年,省級層面下撥殯葬服務設施建設獎補資金近億元,撬動各地總投資超60億元。全省可用墓(格)位從281.4萬個增長到915萬個,可使用年限從5年提升到16年。記者了解到,江蘇16個縣(市)正試點林草地與生態安葬地復合利用,尋找綠色生態殯葬新路徑。

  因地制宜,移風易俗沁人心

  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記者走訪多個鄉鎮發現,推動移風易俗沒有實行“一刀切”,而是根據鄉風民情,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村規民約。

  走進連雲港灌雲縣侍圩村,淮海戲小花船正在小廣場上表演,主題就是綠色清明。村民們聚攏在一起看戲,村黨總支書記侍軍則忙著發宣傳冊。前些年,村裡在操辦喪事方面出現了攀比現象,辦一場喪事花費幾萬元甚至更多,流水席一開好幾天,吹吹打打還擾民。“村裡成立紅白理事會后,引導節儉之風,大操大辦越來越少。每年30多家辦白事,平均1萬多元能辦下來,最快一天半結束。”侍軍說,紅白理事會的負責人鮑長坤被村民稱為“省錢大總”,鮑長坤德高望重,村民逢事都會找他操辦,既有面子又省錢。村民侍田奎告訴記者,以前河灘上、田埂上都能看見散墳頭,十分影響村庄風貌,后來村裡引導遷墳到公益性公墓,整理出20多畝地。這對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8畝的村子來說,十分珍貴。

  在新沂市邵店鎮朱圩村,曾經“人情不是債、急時把鍋賣”。為破除操辦紅白事陳規陋習,減輕群眾人情負擔,朱圩村制定移風易俗村規民約,廣泛征求群眾意見,選舉產生紅白理事會成員,逐戶簽訂移風易俗倡議書。如今,大家在村裡禮堂辦事,“面子”上都過得去。“我們約定紅白事桌席每戶不超過10桌,每桌標准不超過500元,禮金不超過200元。喪事不請嗩吶班子,使用音響播放哀樂,並控制音量,防止擾民。改造以樹葬為主的村級公墓,杜絕隨意佔用農田亂葬行為。”村干部劉春亞告訴記者,人情少了,負擔輕了,大家自覺維護村規民約,形成良性循環。

  而在新沂市馬陵山鎮高原村黨總支書記楊洪志記憶裡,過去村民有“出不完的人情、回不完的禮”,有些還因婚喪嫁娶舉債,影響家庭和睦。現在村規民約規定,白事禮金不超過200元,不少人家不辦酒席,回禮“一袋大米一壺油”,形成習慣后,不再互相攀比。“村委會有一本《孝恩簿》,家家戶戶把對老人的孝敬事跡寫下來,每年表彰。厚養禮葬,是對老人真正的孝敬。”楊洪志說,村裡如今流傳一句話——“棺前披麻孝衣穿,不如生前把飯端”,這說明大家的孝親觀也在轉變。(唐悅)


(責編:黃竹岩、張鑫)

热点推荐

最新发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