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10 发表于 2024-09-27 08:50
主持人:给大家看一下。已经都有点皱了,寻找五位江西籍的亲人。
江海宜:那上面就有我二爷爷的名字,江式训。
主持人:在哪段里边出现了,咱们看看。用黑体字特别标出来江式训烈士,出生年不祥,1930年曾用名江立身,江西浮梁人。
江海宜:范斋,还有一个范斋(曾用名)。
主持人:你是江式训烈士的侄孙,他是你爷爷的兄弟。你已经是目前他最亲近的一个人了对吗?
江海宜:对。我的爷爷兄弟三个嘛,我的爷爷是老大,我自己爷爷是老大,叫江式恭,我的二爷爷叫江式训,我还有一个爷爷叫江式如。因为我家里那时候也比较富有,在解放以前的时候,我家里是比较富有的。我出世的时候,我爷爷早就过世了,我爸爸过世的时候,我还只有6岁。
主持人:都有谁给你讲过他的故事?
江海宜:以前我的家里,家族的大伯,一些人跟我讲,村里长辈没事聊天的时候,就聊到这个事了。
主持人:就是像讲故事这样讲给你。
江海宜:对。
主持人:除了让你了解之外,还让你做其他的一些事情吗?
江海宜:他就讲,你的爷爷很出去以后,到现在已经牺牲了以后,一直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在南京也没找到过他的尸体,牺牲了以后也没找到过他,你们以后一定要去帮着找一找,怎么样一个过程。我说,我只有尽我一切的努力去找,只要有信息,有消息,我都要去寻找。
主持人:那你以前有没有想过要到南京,到雨花台去看一看,找一找呢?
江海宜:想是有想过的,因为20年前的时候,我长大了以后,我也想去找,当时我到当地的民政局去问了一下,当时民政局把烈士英名录拿出来看,没有我爷爷的名字。我说这个是什么时候的名单,英名烈士册上面是从我们江西省民政厅发下来的,等于说是一致的,我们县里没有了,肯定省里也没有。
主持人:这次从你家乡到南京,路上走了多长时间,顺利吗?
江海宜:从我们家里坐车到景德镇坐了差不多3个小时的车,马上从景德镇转车到南昌坐了三个半小时,到了南昌了以后,坐火车到南京,坐了14个小时,14个小时再到南京。
主持人:这次是到雨花台祭奠你的二爷爷,以前在家里边,平常每年有什么方式去纪念他吗?
江海宜:因为我家里,我的爷爷在出去以后,因为他牺牲在外面了,我自己的爷爷以前知道过这个消息。因为以前从报纸上登出过,在我们村里,以前没有解放以前,有个保长看报纸以后,他就跟我爷爷说了,你的弟弟,二弟牺牲了,报纸上已经登出来了。结果当时我们家里,国民党统治那个时期,报纸看过以后也不敢保留,怕连累家里,家里一些家属当时就把报纸也毁掉了,就不敢公布。人已经牺牲在外面了,尸体肯定是没有办法去找到了,因为我们当时的风俗,我爷爷这样想,总是我们家里的人,他已经牺牲了,总不能没有一个安息的地方。我们家里刚好在1931年,就是我爷爷堂兄弟一个家族的人过世,我爷爷就想到这个办法,就把他的生辰八字写了,把的衣服什么东西放在一个盒子里,跟那个墓一起合葬,合葬了一个墓,等于给他造了一个墓,假的,是盒子,用衣服,用生辰八字给他放在家族一起安葬一起。
主持人:年年都有人去扫墓吗?
江海宜:每年清明的时候,就去祭奠他。
主持人:你去是吗?
江海宜:从我的爷爷一直到我现在都没断过。
主持人:现在这个墓都还在?
江海宜:在,这个墓我们每年都要扫的。
主持人:计馆长,其实像江海宜他一条腿瘸着走在队伍当中,应该是很显眼的,您对他印象深吗?
计建平:当时看到以后,走路还一瘸一瘸的,当时我就问了一下记者,我说这是谁,他讲是我们寻找的烈士后人,是江式训的一个侄孙。我当时我看到很感动。他从江西很用心带了一杯江西的红土,这个红土今天也带到我们演播室了。
主持人:放到桌上,大家看一下。
计建平:我从我们馆里边,正常的土里边,带了一部分到我们的演播室来,来看一下,他很用心。江西的红土跟雨花台的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壤完全融合在一起。
主持人:你怎么想到要带一瓶土到南京?
江海宜:因为我爷爷在雨花台,又是80年的历史,他是1930年牺牲的,现在将近80年了,因为80年他都没见过我们故乡的土,所以我把现在的土带给他来,让他见识一下我们家乡的故土。把故土撒了一部分,撒到我们烈士碑的纪念碑的地上,撒了一下,剩余的献给烈士纪念馆,让他们作为一个留念、纪念。
主持人:倪先生,其实这次20多位烈士的后人,60多个后人,哪些人成为你们报道的焦点?选择的一个标准是什么?
倪治清:我们选择的一个标准,第一个就是寻找的过程比较曲折一点的。第二个就是需要社会来提供帮助的,因为只有把这些东西报道出去以后,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这样他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帮助。
主持人:江海宜符合两条吗?
倪治清:符合。
主持人:为什么说现在的江海宜也是需要帮助的,你现在的生活状态怎么样?
江海宜:一般。
主持人:怎么个一般?你做什么工作?
江海宜:我做泥工的,在工地上干活。因为现在的经济条件也比较差,在农村。要供我两个儿子读书,生活。我们只要出去打工,我在慈溪打工也打了十多年。
主持人:应该说江式训烈士不是你直系的爷爷,这么多年你都坚持扫墓也好,去找也好,为的是什么呢?
江海宜:因为我的爷爷兄弟三个,我的二爷爷跟我小爷爷,我的二爷爷为了革命,他没有成家,我的最小的爷爷也没有成家。兄弟三个,惟一我爷爷成了家,生下的就是我爸爸一个独子。他也算是我的亲爷爷,他没有后代,我就是他的后代,就是他的子孙,我一定要把他找到。
主持人:这次确认了以后,你希望借此寻求一些政府,或者社会的帮助吗?
江海宜:我不需要什么帮助,我只要找到我的爷爷,实现我的心愿就可以了。
主持人:计馆长,在找到江海宜之前,雨花台对于江式训烈士的资料掌握多少?
计建平:我们雨花台的烈士当中,大家可能这一点方面,我们的难度确实也很大。因为雨花台牺牲的烈士,绝大部分都是被蒋介石,被国民党秘密杀害的,很多牺牲的烈士都没有留下任何详实的资料档案。我们就是在建陵之后,经过几轮资料的征集寻找,有很大一部分烈士的名字,以及他牺牲整个革命的经历,我们有一部分是通过国民党的报纸上面去寻找的。这些报纸上面会登载着在哪一年,什么时候,在雨花台枪杀了共匪,什么共犯等等。从报纸缝里抠出来的,这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付出牺牲的烈士。所以雨花台的烈士是很伟大的,他们整个的牺牲过程当中,无名英雄还是相当多的。
主持人:现在屏幕上出现的这是一份当时的报纸。这是雨花台馆藏的资料了?
计建平:这是我们通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我们调出来的《南京民生报》这样一个资料。上面就记载着昨天枪决了反动犯,是共党江式训这样的一个情况,他的一些资料我们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找到的。江式训因为这个报纸,铁证如山,确实是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而且杀害在雨花台。
主持人:我们再到这非常珍贵,又非常少的资料,您能不能说得出它出版的日期,包括通过这一篇报道能够解读出什么信息?
计建平:这张报纸是1930年的8月13号《南京民生报》登载出来的这样一篇报道。我们在征集资料过程当中,搜集到很珍贵的这样一份报纸。
主持人:在行文当中,我想你也应该详细的读过,能够读出怎么样的一些信息呢?
计建平:上面写得很清楚,是在首都,当时的首都是南京,国民党的首都,从事一些革命工作,而且是地下的,提供的信息是跟朱、毛,当时的朱、毛就是朱德和毛泽东。也就是像我们中央这块,提供一些有用的、有关信息能够为我们更好地开展党的工作,提供了很详实的或者是很具体的一些信息,这些信息我认为是很难得的。因为南京烈士那时候白色恐怖之下,应该是白区,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比其他区难度更大,隐蔽性要求更高。所以在这样一个困难的条件下,能够为我们的党提供这样有力的证据,我认为他这样一种形象已经很伟大了,一般常人是做不到的。
主持人:江海宜,其实你说的,家里人看到那张当年的报纸,应该也就是这一个吧。
江海宜:肯定是的。
主持人:那这次找到江海宜,对于江式训烈士丰富了哪些资料吗?至少像刚才这个报纸上我们说到的,生卒年的,生年的问号应该可以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