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16 发表于 2024-09-27 09:51
多种文艺形式再现历史,光影音符凝固“12·13”
2022-12-14 07:55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12月13日晚,纪录片《铭记》在江苏卫视开播,纪录片《丛葬地》在南京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开播,舞剧《记忆深处》在江苏大剧院上演……此外,还有越剧《八女投江》、歌舞史诗《永不忘却》、话剧《沦陷》、音乐会《火祭——南京1937》等近期在线上直播。一系列文艺作品,以光影、音符、舞蹈等形式凝固“12·13”,激发情感共鸣。
首次以江东门纪念馆为叙事载体
纪录片《铭记》推开“记忆之门”
纪录片《铭记》首次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核心叙事载体,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到南京城祭,再到国家公祭,探讨守护、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凝望30万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血与泪、辱与痛牵引出的历史记忆,人们会想到什么,会记住什么,会留下什么?这一切,对今天的世界又意味着什么?纪录片《铭记》带领观众走近南京大屠杀惨痛记忆的亲历者、挖掘者、研究者、传播者以及普通参观者,倾听他们的故事,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设、展陈设计、重点文物、历史研究与国际传播、国家公祭等多个角度,推开“记忆之门”,在不断铭刻、擦亮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过程中铭记历史、呼唤和平。
纪录片采访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期设计者、建筑学家齐康。齐康出生于1931年,1937年年仅6岁的他,是在日军的飞机轰炸和逃难中度过的,父亲齐兆昌1937年更是留在了南京,见证了那段惨痛历史。齐康忆起第一次去纪念馆馆址时,那里还是一片荒地,周围没有任何建筑,“地上一挖,白骨就有了,所以我就用‘生与死’来表现,‘生’是草坪,‘死’是鹅卵石,还有母亲在寻找自己的子女(雕像)。”
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主持设计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第二期扩建工程。二期工程历时两年多,扩建后的新馆占地面积为原先的近4倍。主陈列馆位于最东端,是一个斜插入地面的三角形。何镜堂团队保留了施工发现的19具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骸发掘点,并在其上方特意开了一处天窗,把它命名为“苍天有眼”。
2022年9月21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增加了一个别具巧思的新作品——一棵会“唱歌”的树。游客坐在树下东、西、南、北4个方向,分别能听到4段不同主题的音乐。设计者、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在片中回忆:“有一天,我从冥思厅参观出来,往北看,可以看到‘胜利号角’雕像;往西边,是和平女神雕像;南边的紫金草草坡,体现了一个民族绵绵不绝的生命力。我想如果能把4个景、4种叙事和体验汇聚到一个点,让它成为整个馆的一个枢纽,它会是亲切而宏大的。”
《铭记》从策划到播出历时一年。为了呈现更多生动细节,摄制组长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蹲守进行纪实拍摄,在国内外采访数十位亲历者、见证人,搜集大量珍贵档案和原始影像,对纪念馆建馆37年来的数万条参观者留言进行整理和选择,作为重要叙事线索,从个体情感、国家公祭、世界记忆遗产3个层面,串联起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片名《铭记》,正是受到参观者最高频留言词汇的启发。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专门为该片题写片名。
聚焦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
纪录片《丛葬地》讲述“金陵之殇”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入侵南京,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为铭记历史,警示后人,南京迄今已修建25座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17处为遇难同胞丛葬地。3集纪录片《丛葬地》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为线索,从最新史学研究成果、当年亲历者或亲属讲述的故事、外国友人及日本老兵的证人证言等多角度,揭露日本侵略者对人类文明的浩劫、对人性的毁灭,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丛葬地》第一集《生命寒冬》通过草鞋峡等4处丛葬地,结合证言证词和战争损失普查结果,尤其是日本军人的自述,见证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暴行,见证大屠杀对南京造成的毁灭性灾难。同时,通过国际友人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以及约翰·马吉、张纯如等人的影像文字记录,对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进行印证。
第二集《文明至暗》以寺庙、高校的丛葬地为主,揭露日军反人类的罪行。这一集主要揭露日军侵略南京期间,对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摧毁,多处闻名遐迩的佛教寺院惨遭破坏,在高等院校避难的民众惨遭屠杀……文明礼仪之地血腥遍布,见证震惊世界的文明浩劫。
第三集《世界记忆》选取两处丛葬地,介绍“南京记忆”的扩展延伸。太平门丛葬地侧重反映日方友好人士的反思和对日本右翼错误言行的抨击。而通过江东门丛葬地建立纪念馆的过程,以及80多年来“南京记忆”的各种传承和传播,见证南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让“南京记忆”成为“世界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知名合唱团“小石头和孩子们”专门为《丛葬地》创作了片尾曲《金陵之殇》。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在万人坑的累累遗骨中,小小的孩童遗骨清晰可辨。他们还没有长大,就离开了这个世界……《金陵之殇》由几个孩子共同演唱,没有一句歌词,仅仅用孩子们纯真的吟唱,来表达对逝者的追思。作曲者石栋颖说:“作为‘80后’,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的时候,感到非常震惊,不敢想象当时的场景有多么残忍。而今已过不惑之年,再次看到这一幕仍然触目惊心。”石栋颖用心完成了这次创作,听到旋律,大家都非常感动,孩子们在录音的时候,都纷纷流下了泪水。
舞剧《记忆深处》连演两场
用肢体和舞蹈向世界诉说历史
12月12日和12月13日,舞剧《记忆深处》在江苏大剧院连演两场。演出开始前,江苏大剧院歌剧厅前厅处,观众们自发点烛祈愿,寄托哀思。祈愿墙上,观众纷纷写下留言,表达心声。
以反向灯光打出身穿一袭白裙的张纯如自杀的剪影作为舞剧的开头,舞台上演员每一个转身都伴随着抽咽、流泪和叹息。彷徨时的游走、凄楚时的踉跄、倒下后无声的呐喊和无从逃避的绝望,他们奔跑、倒地、挣扎、奋起……《记忆深处》以肢体语言爆发出巨大能量。该剧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与北京九舞金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从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探索1937年南京大屠杀惨案的角度切入,以张纯如生前探索过程为线索,以惨案亲历者的回忆为主题,选取屠杀、见证、忏悔等关键词,构成相对独立又相互印证的篇章,角度不同但指向同一个真相,对历史事实进行记录性呈现。《记忆深处》2017年在南京紫金大戏院首演,随后于2018年、2020年、2021年的国家公祭日在南京上演,以舞之魂祭奠死难同胞。2021年9月,《记忆深处》开启全国巡演,所到之处,场场爆满,反响热烈。
在主演唐诗逸看来,自己在舞蹈中表达的是张纯如的记忆深处,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张纯如用文字向世界诉说这段历史,我们用肢体、用舞蹈向世界诉说,向世界表达我们的观点,牢记历史,呼吁和平,珍爱生命。我觉得这就是张纯如带给我们的力量,也能让我们延续她的精神,把这样的一份精神传递给更多人,传递给世界。”
4部作品线上直播
超87万人次云端观看
越剧《八女投江》、歌舞史诗《永不忘却》、话剧《沦陷》、音乐会《火祭——南京1937》等4部文艺作品,于国家公祭日前夕线上直播。12月9日至12月12日期间,共有超87万人次云端观看。
1938年秋,日寇对东北抗日联军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大“围剿”、大“扫荡”。在突重围、破封锁的拼死激战中,东北抗日联军妇女连顽强地完成了阻击任务,却牺牲殆尽。幸存的8位女战士在苦难中顽强地站了起来,踏上了寻找主力纵队的道路。就在她们即将赶上大部队的时候,却发现正在渡河的主力纵队被日军包围。为了掩护主力纵队战友,8位女战士毅然决定暴露自己,不惜投江慷慨赴死。越剧《八女投江》取材自抗日战争时期“八女投江”的真实故事。编剧将众多笔墨放在了8位女战士的转移之路上,从描写她们被敌人包围走上求生之路,到最后变成赴死之路,通过对亲情、友情、爱情、战友情的诠释,突出展现了中华儿女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革命斗争精神。
大型歌舞史诗《历史不可忘却 世界永远铭记》用情景舞蹈、音乐剧、组唱等艺术形式再现了1937年侵华日军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惨痛历史,以及南京人民英勇抗争、宁死不屈的精神,激励观众铭记历史记忆,守护历史真相,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和平正义。话剧《沦陷》以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30万手无寸铁的同胞惨遭杀戮的真实事件为大背景。该剧导演胡宗琪说,《沦陷》是“借一家之灾反映一城之痛,借一城之痛看到一国之殇”。民族音乐会《火祭——南京1937》上半场演奏了赵季平创作的《第二交响曲》中《金陵·大江》《江泪》《江怨》《江怒》4个乐章,下半场演奏了谭盾创作的胡琴与乐队协奏曲《火祭》,用音乐形式展示85年前的蚀骨之痛和民族之殇,把记忆的种子一代代传承下去。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我市连续多年在“12·13”前后组织开展主题文艺作品演出活动。今年的4部作品涵盖话剧、越剧、民乐、歌舞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激励人们以史为鉴,唤起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