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民丧葬习俗正悄然改变 厚养薄葬孝义回归

阅读: 20 发表于 2024-07-22 23:19

 

  兰州殡葬焚烧禁令出台后很多花圈店改卖鲜花

  核心提示:推倒被群众戏称为“雷峰塔”的焚烧塔,禁烧花圈。“殡仪新政”在兰州市已实施20多天,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孝子们”能否接受这一新政?“焚烧禁令”给殡仪市场带来哪些影响?12月17日,记者再次走进兰州市殡仪馆,发现焚烧花圈这一殡仪习俗在兰州正悄悄发生改变,而很多人对孝义的理解也开始回归。

  浩浩荡荡的花圈队伍不见了

  央广网兰州12月19日消息  当天一大早记者就来到了兰州市殡仪馆。当记者抵达时,前来办理丧葬火化事宜的群众也陆续到达。随着一辆辆小轿车开进殡仪馆,身穿孝服的孝子们怀抱亲人遗像,送亡灵最后一程。但记者发现,送葬的队伍中并没有一辆车拉运花圈。以往搬运花圈浩浩荡荡的队伍也不见了。

  当天气温零下9摄氏度,格外寒冷,华林山殡仪馆并没有多少人,在扶灵堂内,家属们都在等待办理火化事宜。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孝子,听听他们对兰州市禁烧花圈新政的看法。身着孝服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家住西站三角线某小区,对于禁止殡仪馆内焚烧花圈、遗物及其他丧葬用品的新政,张先生表示理解。他说,去世的是他的岳父,享年93岁,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志愿兵,也是一位共产党员,老人生前一直交代子女们要跟着党的政策走,反对铺张浪费,所以子女们得知“殡仪新政”后,就打算简办丧事,只是象征性地摆放了五六个花圈,准备在农村的墓地安葬时烧掉。

  一束鲜花寄哀思更有气氛和意义

  当天兰工坪地矿局家属院的老张家也在殡仪馆办理丧葬事宜。张女士说,他们家并没有在小区院内搭设灵棚。亲人去世后,他们将遗体寄放在了殡仪馆,只是在家里设了灵位,知道“殡仪新政”后,家属们也没有买花圈,并且劝阻所有前来吊唁的同事和亲朋不要购买花圈,几天来,所有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均没有带花圈,也有一些亲朋带了鲜花,以寄托哀思。“一方面是没有搭设灵棚,花圈无处摆放,另一方面是殡仪馆早就通知殡仪馆内禁止焚烧花圈,带来了花圈也没处烧。”张女士还说:“摆放鲜花比摆花圈更有气氛,更能寄托哀思,也更尊重逝者。”

  家住西固区的张先生也是另一家办理丧事的孝子。他说,老人走得很安详,在去世前他头脑很清楚,因为报纸上一直有“焚烧禁令”的宣传,老人自己也明白,所以他还交代子女们,不要给他买花圈。“为了兰州的天更蓝,大家都是受益者,你看今年多好,南方生活在雾霾天中,兰州空气多好,这些都来之不易,我们当然也要遵守。”没想到张先生一家人对此看得更透彻。张先生的家人在给老人办丧事的过程中,有些亲朋要买花圈来吊唁,但张先生家人都劝阻了,就这样,小区院门口推销花圈的人,几天来没有卖掉一只花圈。

  和张先生一起的朋友这样说,“传统的孝道有很多虚假的东西,把孝子们整的脱一层皮啊!老人走了,奢侈的葬礼是做给活人看的,无意义,要花钱就花在老人活着的时候,老人活着的时候,让他开心生活才有意义。”他建议说,禁烧花圈,只从上游制止,没有卖花圈的,群众也就不会被习俗强迫,买这些没意义的东西了,这也符合勤俭节约的要求。而且可以改用电子花圈,这样环保又经济。

  移风易俗文明祭祀渐成风尚

  祭奠逝者,送花圈、烧花圈,是一种风俗。却也是对资源极大的浪费,也严重污染了空气。在社会不断进步、城市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文明祭奠的呼吁也在不断增多。随着11月27日兰州市殡仪馆禁止焚烧花圈以来,得到了绝大部分群众的遵守和倡议。

  兰州市殡仪馆党政办的令主任在采访中说,这是一项蓝天工程,符合民意,顺应丧葬改革的大趋势。自从11月27日起,绝大部分亲属都已经不带花圈到华林山,有些带了的,也被工作人员劝导放置在一个地方,然后殡仪馆派人清理后予以掩埋。此次市民如此支持“殡仪新政”,是工作人员都没有预料到的。“从11月27日开始执行,殡仪馆提前做宣传告知工作,在丧葬事宜登记时,工作人员就每家户上门引导,告诉家属不能烧花圈。27日当天,拉花圈的人就很少了,最近带花圈来的人已经很少见了。”旧的三座焚烧炉被推倒后,兰州市殡仪馆将安装新式环保炉,但新炉只针对遗物的处理,花圈不再被焚烧处理。在殡仪馆的骨灰存放区,记者看到,一些前来祭祀的群众带来的纸钱被工作人员免费替换成了鲜花,纸房子、纸仙鹤等在祭奠之后被工作人员引导放置在专门的区域由殡仪馆掩埋。

  令主任说,焚烧花圈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群众的丧葬负担,看着大量的花圈最后被付之一炬,确实让人心疼。据他调查了解,一些市民办丧事时,少则一二十只花圈花篮,多则上百只。有一个家庭办丧事时,就焚烧了300多只花圈花篮。结果,光烧花圈就烧了半天。每只花圈按30元计算,光花圈就要烧掉近万元。而这些花圈焚烧时冒出的浓浓黑烟严重污染空气。令主任说,殡仪馆禁烧花圈的目的就是引导人们转变旧的丧葬观念,简化丧事办理程序和环节,用文明、节俭、环保的方式表达哀思、悼念逝者。这样既可以杜绝浪费、减少成本,又能让人们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虽然人们常说“事死如事生”,但是大家应该树立“厚养薄葬”的观念,因为生前尽孝、关爱亲人、珍惜亲情,胜过任何形式的悼念仪式。

  据介绍,由于受旧的丧葬习俗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市民在丧葬活动中依然采取焚香烧纸、抛撒纸钱等与文明城市创建和低碳、环保、绿色殡葬改革目标不相适应、不相协调的方式祭奠逝者,由此而产生的丧事扰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广大群众要求加快殡葬改革步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多年来,我市殡葬改革工作稳步推进,绿色殡葬理念也渐渐深入人心。市民政局联合市文明办通过报刊、手机短信、市内公交及滚动大屏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引导错峰祭祀。为了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引导,市殡仪馆及时建立网站,群众只需登录网址()点击查询,单位简介、业务流程、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工作动态、政策法规等内容便一览无余。同时,还开通了“网上祭祀”这种既时尚又环保,且易于被人接受的现代文明的祭奠方式。通过各种媒体多角度、全方位、高频次的大力宣传,绿色殡葬、移风易俗的现代祭扫方式逐渐深入人心,丧事中抛撒纸钱、焚香烧纸等丧葬陋习逐步减少,封建迷信活动得到有效遏制,殡葬改革效果显著。

  殡葬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殡仪馆禁止焚烧花圈,花圈生意受到了冲击吗?记者在兰州市殡仪馆门口看到,这条马路上有10多家做花圈等丧葬纸活生意的店铺,每一家花圈店前都将“鲜花”的招牌放在显眼处。记者随意走进一家店铺,店老板正在修剪花篮。店老板说,鲜花是他从盘旋路亲自选购来的,但是由于价格偏高,也很少有人来购买,一个花篮大概在50元左右。“现在哪有生意啊,不让烧花圈了,花圈一个也没卖掉,鲜花又嫌价格高,一个花篮的利润就几块钱,一上午了一个花篮也没有卖掉。”店老板说他们正在等待殡仪馆安装新的焚烧炉,幻想着禁烧令放开,继续卖花圈,但当记者告诉他,新式环保炉安装后只针对遗物不焚烧花圈时,老板显得非常失望。

  在另一家花圈店,店老板抱怨说:“这10多天了,连个大饼钱都没赚上。”店老板念叨说,“殡仪新政”将他们花圈生意推上死路,他已经打算改换行当,等待房租合同到期后转行。当记者问他鲜花生意如何时,得到的回答是:“一把菊花进价18元,最高也就买到23元,每把鲜花利润很少,我都10多天没有开张了,只是在这里混时间。”

  兰州市殡仪馆的令主任认为,“殡仪新政”对花圈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他说,之前专做花圈搭设灵棚的这些黑中介,利润相当可观,这些黑中介还划分地盘,曾经这些人还因为争夺生意彼此打架。他们每做一家生意就可赚取上万元的利润,现在花圈买不掉了,利润就大为减少。相信,随着人们对殡葬礼仪的改变,这一昔日的暴利行业也将面临重新洗牌。

  新闻链接

  2013年11月27日起

  殡仪馆禁止焚烧

  为了配合兰州市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日前,兰州市殡仪馆组织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决定拆除现有三座花圈遗物焚烧塔。自2013年11月27日起,禁止在市殡仪馆内焚烧花圈、遗物及其他丧葬用品,最大限度地消除群众在祭祀活动中焚烧花圈、遗物及其他丧葬用品产生的污染。

热点推荐

最新发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