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11 发表于 2024-09-18 23:51
本报消息记者慕继平通讯员刁俊奇赵原敏报道今年8月份,村民老孙家乔迁新居,亲朋好友纷纷前来贺喜。老孙向村民理事会申请,在村便民食堂办了7桌酒席,烟酒菜总共花了2000元,平均每桌不到300元,大家热热闹闹,既加深了感情,又文明节俭。
“人情大似债,头顶锅盖卖”。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千百年来的习俗,老百姓最看重的是人情往来,家里再穷,亲朋好友红白喜事的份子钱还是要随的。近年来,博望区丹阳镇百峰村从村民身边的红白喜事着手,制定村规民约,大力倡导移风易俗。
从去年起,百峰村将村部腾让出来,由村民理事会牵头,在村部开办了“便民食堂”,并且规定,本村村民但凡家里遇有婚事、丧事、升学、乔迁、孩子满月、老人寿辰等红白喜事,一律在“便民食堂”办席,每桌酒席不超过300元,其中饭菜不超过200元,最多上三瓶酒,每瓶不超过20元,香烟两包,每包不超过20元,提倡村民提供自家菜地里种植的无污染蔬菜办席,不足部分从外面采购。
在办席前,村民需和村民理事会签订承诺书,承诺严格按照村里的标准承办宴席,并自愿接受村民理事会成员的监督。
“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制度制定后,村两委成员带头在“便民食堂”办席,干部带了头,村民纷纷效仿。“便民食堂”开办一年多来,全村近千户村民自觉地在“便民食堂”办席。这项制度的实施还带动了村民间礼尚往来的风气好转,村民打心坎里满意。
“移风易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用榜样的力量来带动。”百峰村党总支书记齐道贵说,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此,我们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处处为群众做表率,除了“便民食堂”,该村每年还在村民中开展评选“五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让村民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中学有榜样、干有比头,许多村民家庭看到邻居家被评上“五美家庭”,生怕自己丢了面子,也在暗中努力。
“赡养老人尽儿女孝道,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乡风文明还体现在对老年人的关爱上。”齐道贵告诉记者,针对现在年轻人大多数外出务工、“空巢老人”多的现状,下一步,村两委还将在村里开办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在14个自然村开办助老食堂,为空巢老人排除孤独寂寞、解决吃饭难题。
同时,从今年起,在全市率先评选村“好人”,全面推进乡风文明向纵深发展。